欢迎访问 江西干部培训网 关于我们|
杨明:男,1962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83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中药学专业,留校工作。现为中药药剂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太极集团博士后研究生。现任江西中医学院副校长、兼江西中医学院药学院院长、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中医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导师、成都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四川省咨询业协会高级咨询师、四川省新药审评委员。至今培养在读博士8名,硕士25名。2021年5月,入选第七届“争做新时代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名单。人物经历1983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中药学专业,留校工作。现为中药药剂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太极集团博士后研究生。曾任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处长,汇仁集团技术总监,担任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制剂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中成药》编委、《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编委、现任江西中医学院副校长、兼江西中医学院药学院院长、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中医学院特聘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导师、成都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四川省咨询业协会高级咨询师、四川省新药审评委员。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主讲课程先后为本科、研究生等各类学员讲授中药药剂学、制剂设计学、中药炮制学等课程。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涉及到了中药炮制学的工艺及原理,中药新制剂、新技术,高校科技管理等方面。先后对中药的炮制的历史沿革、炮制理论、炮制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成功开发了熊胆舒喉片、熊胆痔疮栓(已获新药证书)、眼轻松颗粒、克癃胶囊等多个新药,并进行了中药缓释(胶囊、片)、软胶囊、结肠靶向剂等新剂型应用基础研究。研究中坚持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贯穿“辩证施治、随方炮制、以方制药”的原则,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最佳的饮片、工艺、剂型构成一个新的功效体系,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针对中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的筛选、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新剂型等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问题,采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对中药炮制、制剂工艺、新型给药系统、现代检测方法及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制中药创新药物,实现中药制药现代化。
刘潜,汉族,197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男,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江西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人物履历2003年获香港大学“郑裕彤博士奖学金”,赴香港大学医学院(玛丽医院)学习;2006年初国家公派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接受博士、博士后联合培养。曾任赣南医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赣南医学院院长。2021年3月,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正厅长级)。江西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职务任免2021年3月23日,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训国一行来到我校,宣布省委决定:刘潜同志担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正厅长级)。社会兼职赣南医学院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省发改委油茶医药保健及功能产品开发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环境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整形分会副会长,江西省医学会副会长,江西省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血管瘤基金会(VBF)亚洲专家库专家。 2020年9月19日,当选海西医学联盟副主席。
朱卫丰,女,汉族,1969年3月出生,广东平远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职务任免2021年5月13日上午,江西中医药大学召开全校干部大会,宣布朱卫丰同志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所获荣誉2020年9月,被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人物经历曾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2021年4月任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2021年5月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人物成就2003年入选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大孔树脂用于中药生产的技术标准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项目——雷公藤微乳凝胶外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南昌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枸骨叶抗脂肪肝有效部位的研究等。主持完成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钻山风抗关节炎有效部位及其经皮渗透和关节靶向的研究”。参与研制的中药新药(六类)“五味散瘀软膏”获新药证书。参与研究的“蔓荆子等五种中药材种植研究”获2004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研究的“蔓荆子等五种中药材种植研究”获2005年度中国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在《中成药》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篇。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徐兰宾,男,汉族,1965年1月生,江西广丰人,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华南工学院。中共党员,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人物履历曾任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副部长,机械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系党总支书记等职。2000年11月,任赣南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05年11月,任江西农业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13年8月,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2015年3月,任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任南昌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2021年2月,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任免信息2021年2月9日上午,江西中医药大学召开全校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关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的决定:徐兰宾同志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罗嗣海  党委书记罗嗣海,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江西兴国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后。现任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岩土力学与地基处理、环境岩土工程和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国家级和省部级及横向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获科技成果奖励8项。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水文地质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6年9月至2000年1月在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9月在澳大利亚核科技组织(ANSTO)、1999年9月至12月在日本东浓地科学中心(JNC)、2006年9月至12月在瑞典核燃料循环与废物管理公司(SKB)作短期研修。1988年7月至2005年7月在东华理工大学工作。期间,1991年任系教学秘书;1997年任教研室支部书记兼副主任;2001年6月至11月任科研处副处长;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任教务处处长;2002年12月至2003年5月任人事处处长;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任组织部部长兼人事处处长;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在解放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7月至2013年7月任江西理工大学副校长(期间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挂职中南大学校长助理),2013年7月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5年5月任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1996年5月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9月晋升为教授,1998年任硕士生导师,2013年任博士生导师。2020年4月任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
罗胜联  校长罗胜联,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与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江西省“555”赣鄱英才首批人选,江西省环境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1月—2015年11月任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2015年12月任南昌航空大学校长。   主要学术兼职: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工程学科评议组专家;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Applied Bioresearch》等杂志编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学术成果:长期从事重金属废水与难降解有机废水治理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第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2)、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1)、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第1)、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第1)、2012和2013年度国际能源与环境领域ENI奖的提名等9项奖励。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发表SCI收录论文276篇,H指数53,SCI他引8992次,单篇最高他引431次。获授权发明专利83项。 
罗旭彪  党委副书记罗旭彪,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博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与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金属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担任Science Letter Journal副主编、J. Civil Eng. Environ. Sci.和《环境工程》等杂志编委。长期致力于废水治理与资源化的原理、技术和工程应用研究。提出了重金属回收增值新理论,发明了选择性吸附分离新技术,构建了重金属分类回收与高纯增值新工艺。在国际上率先揭示了空间匹配强化选择性分离重金属的新机制,首次提出了离子印迹材料抗污堵的扫帚效应,建成国内首个废水稳定达标处理与金属回收的示范工程。在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Adv. Funct.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Environ. Sci.: Nano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2篇,ESI高引论文10篇、热点论文4篇,论文他引4689次,H指数38,授权发明专利33项(含美国发明专利1项),主编Elsevier出版社英文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相关成果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Prof. Joseph Wang Award等9项奖励。
周世健  党委委员、副校长周世健,1966年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5月任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获“省十大杰出青年”、“省青年科学家”、“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省普通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先后任东华理工学院测量系副主任、主任、所长,2000年7月任鹰潭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2004年5月任江西省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历任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GPS应用技术学会理事、全国青联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省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现兼任省科协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空间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一项青年基金,四项面上项目)、科技部入院入企与重点新产品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等国家级项目的研究。主持的“测量平差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航测数字化成图系统”等项目分别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或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参编的教材获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何兴道  副校长何兴道,男,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贴享受者,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江西省“赣鄱555”创新领军人才,南昌航空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责任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受激布里渊散射、光学检测及成像技术。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委员会、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光学全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光学学会理事长。主持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20 余项,发表SCI 、EI 收录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1项。
杨晓光  副校长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6月任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挂职两年)。   主要学术兼职: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航空学会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学会理事、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学会高温材料及强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成果:目前主要从事与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及相关基础学科方面有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本构理论、材料与结构的疲劳与断裂、高温结构强度及寿命分析预测、热障涂层强度寿命,航空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延寿定寿及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承担了四十多项包括国防预研、基金、国际合作、国防973、民口973,863及空军可靠性等项目在内的国家和行业研究课题,涉及目前许多现役和在研的发动机。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高温强度与疲劳理论、本构理论、热障涂层强度及寿命等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参与编写专著一部,参与英文专著一部,合作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英文SCI期刊文章逾30篇,中文期刊文章逾100篇;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6次。
熊震宇  副校长熊震宇,1968年11月生,工学博士,教授。2017年1月任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委员,2017年3月任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   1991年6月华中理工大学焊接专业本科毕业,1994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焊接专业硕士毕业,2002年6月南昌大学材料加工专业博士毕业。历任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材料系主任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党校常务副校长、机关党委书记。
顾有平  纪委书记顾有平,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1984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学习,1988年到浙江省温州市检察院工作,1989年到江西省新余市纪委工作,1996年入中央党校研究生部哲学专业学习,1999年到江西省纪委工作。2005年任江西省纪委纪检监察四室副主任,2012年任江西省纪委宣传部副部长,2017年5月任南昌航空大学纪委书记。
陈震  副校长陈震,1969年12月生,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历任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学科建设处副处长)、科技处副处长、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科技处处长,2019年12月担任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1993年、2000年和200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分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2006-2007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Kansas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2010年在清华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2003年和2005年分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2011年被评定为首批二级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双一流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带头人、首席教授。兼任江西省航空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华东在线检测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常务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图像检测与智能识别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专项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完成航空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西省双千计划高端创新人才项目和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项目等20余项省部级课题。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和航空学报等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
代冀阳  党委常委、副校长代冀阳,男,汉族,1966年6月出生,湖北黄梅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1991年4月入职南昌航空大学以来,历任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省部共建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自动化学院院长、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科技处处长、党委统战部部长等职务。2020年9月担任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88年7月和1991年4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控制专业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4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2012年在加拿大Carleton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2001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2年被评定为二级教授,201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鲁棒控制理论及其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直升机飞行控制、无人机协同控制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十一五”预研项目、海军“十二五”预研项目、航空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纵向课题以及航空国防企业横向合作课题20余项。主持获得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项,参与获得中航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和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出版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60余篇。
郭正华  党委常委、副校长郭正华,男,1972年4月生,教授。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历任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省学位办主任助理(挂职)、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研工部部长,航空制造工程学院院长。2020年9月起担任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要从事塑性成形工艺、理论及装备,材料加工数值模拟及信息化软件开发,增材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江光亮  党委常委、副校长江光亮,男,1978年9月生,江西浮梁人,中共党员,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江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文化联合会常务理事。历任景德镇市浮梁县洪源镇人民政府文明办主任、党政办副主任;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系武汉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中国史的教学研究工作,参与或主持教育部、环保部、江西社会科学研究等多项课题,在CSSCI等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香港文汇报等权威媒体发表新闻作品30余篇。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市厅级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江西教育新闻奖、江西“五四”新闻奖等20多项,被授予江西省教育系统新闻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和江西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黄路生 党委书记黄路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主任,德国哥廷根人文与科学学院通讯院士,德国洪堡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科技部/江西省部省共建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家猪的遗传育种研究。在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及其分子育种改良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系统研究了欧美商业猪种及中国地方猪种生长、繁殖、体型、毛色、抗病和肉质性状的种质遗传特性,并阐明了家猪脊椎数量、肉的品质、胴体长度、抗病能力、毛色、骨骼长短等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是国际上发现并鉴别家猪质量性状及复杂数量性状因果基因及其因果突变最多的专家之一,在国际上率先创建了多肋、肉色、系水力、优质猪肉选育以及抗仔猪断奶前腹泻等多项专利,创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基因芯片“中芯1号”,在全国24个生猪主产省份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种猪业的行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以第一主持人身份,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江西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以及省部级奖励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97篇,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3篇,其中在畜牧学科50种国际学术期刊JCR排名前10%的刊物发表通讯作者论文90篇。任国际学术期刊《BMC Genetics》Editorial Advisor以及《Genetic Selection Evolution》Associate Editor.
赵小敏 校长、党委副书记赵小敏,校长、党委副书记,二级岗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农业遥感与信息的教学与研究,曾在荷兰、日本、美国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做高级访问学者或国际合作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6个,主持省部级课题20多个和横向课题50多个,出版研究专著9部、教材4部,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江西省优秀教师、江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入选第二批“赣鄱英才555”工程、江西省首批百千万人才第一、二层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等。曾任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助理、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等职务,现任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郭新春 党委副书记郭新春,男,197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井冈山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赣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等职。主要从事环境生态学、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教材3部。
贺浩华 党委委员、副校长贺浩华,党委委员、副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水稻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水稻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组部直管专家、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全国农业科技杰出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的教学与科研。在国内首先提出了“温度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的作用”等多个学术观点,选育江西省首个超级稻品种和其它水稻新品种30多个,选育的新品种已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出版著作、教材6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大北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张海银种业促进类一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二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江西省首届青年科学家奖”、“江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西省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名师名家
EXPERT
推荐机构/高校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干部培训网声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卓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禁止复制 违者必究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2578号 渝ICP备18010001号-5 网站地图 XML地图

干训热线
400-0815-589